15.7.06

禮儀和出身


我有個「名流阿姨」。 在第一次出國留學前, 她在高級會所認真地教我英式禮儀, 以免日後失禮於人前。我小心翼翼地不讓刀叉因碰撞發出聲響, 又要小心留意桌面餐具的擺放, 那頓飯我吃得不太不自在。 我在草根得不能再草根的木屋區出世, 出身寒微, 但自覺懂得禮貌。 可是, 她教的禮儀, 不是一般「以禮待人」的原則, 而是不學不會的一套行為模式。 來到英國, 尤其是正式場合特別多的劍橋, 阿姨教的禮儀也算偶有用武之地。


昨天提到Lynne Truss的。 書中談到, 西方禮儀在十九和二十世紀得以發揚光大, 是因為社會轉變, 中下階層接觸「上流社會」的機會多了, 他們想要學做「上等人」。 那個年代出版了很多教授禮儀的書籍, 以減少中下階層在酒店大堂把行李服務員當成賊子, 或者在吃自助餐時把整盤食物拿回座位的尷尬場面。 那些禮儀書籍都有一個隱含的訊息: 「比你上等的人都懂得禮教。 遵守這些規矩, 你才可能遮掩你的出身。」 "Etiquette" (禮儀)的字源, 原來跟"ticket"一樣。


後來, 我接觸的社會層面廣了。 一次, 到一位書香世家的名人的家中作客, 我在餐桌前特別拘謹。 他笑, 說那一套禮教, 在外跟其他名人打交道時才用, 平日他們都很隨便。 在「上流社會」出生的「名流」, 和攀越階層「後來趕上」的「名流」, 感覺頗不一樣。 拘泥禮節的, 往往是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