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片天
七一, 記一些香港事。
勉強算是當了兩年多記者, 儲起的剪報貼滿了兩本畫冊。
寫過的頭條新聞不算多 (他們最喜歡叫我譯稿, 想來如果我當時真的投身傳播界,可能會被分配去譯外電), 印象最深的是大澳火災。 火災前我從未踏足大澳, 沒看過棚屋原來的風貌, 有點遺憾。跑到現場時大火已剛被救熄, 疑因電力負荷過重起火。 兩百多戶災民惶惶然無處為家, 在一所村落的小學裡共討去向。 我和攝記到處訪問受影響的災民, 聽了一個又一個大澳家族的故事。
火災後數星期, 我重返災場多遍, 目睹事件的新進展: 災民到消防局抗議救火不逮, 董建華到災場視察, 災民出城抗議(極少離家的長者坐旅遊巴跑到中環政府總部) 向政府爭取重建, 重建時災民與政府多番角力(防火條例規範極多), 第一間棚屋重建而成 (原來建棚屋的木料並非普通木材, 需要從外地進口, 供應量也少, 可長年浸於水中不腐), 政府計劃發展大澳旅遊村。 我被棚屋居民的團結感動, 也有幸分享了重建後的喜悅。
印象最深的是訪問了一戶一家五代都住在大澳的災民。 燒掉了的, 是他們的百年祖屋。 五代人都曾居此屋, 在香港算是十分罕見。 這戶人家之中, 有一位九十二歲的老婆婆(當時二零零零年七月; 如果婆婆仍然健在 - 但願如此, 今年九十八), 在大澳出生, 在大澳出嫁, 一輩子沒離開過大澳。 她沒坐過巴士或任何汽車, 一輩子除了走路, 便是坐她和丈夫的捕魚小艇出海打魚。
一個從來沒到過大澳的人, 與一個從未離開過大澳的人, 因一次火災相遇, 我好像發現了香港的另一片天。 我仍然記老婆婆穿了耳環, 耳洞給墜得長長的軟軟的。 她頭髮都整理得很好, 漂漂亮亮的坐在棚屋外乘涼, 眼前是她晾曬的蝦米和鹹魚。
災後也去探望了一些選擇獲安置到公屋的災民, 當中不少是獨居老人, 去探望一位老婆婆時, 她眼有淚光, 一直握著我的手不放。
在傳媒工作的日子不長, 這件事滿足感最大, 也看到傳媒的角色。 要知道本來棚屋是違例建築, 要政府准許重建, 殊不容易。 沒有傳媒的廣泛報導, 重建計劃難以成事 - 這句話, 是災民代表親口跟我說的。
勉強算是當了兩年多記者, 儲起的剪報貼滿了兩本畫冊。
寫過的頭條新聞不算多 (他們最喜歡叫我譯稿, 想來如果我當時真的投身傳播界,可能會被分配去譯外電), 印象最深的是大澳火災。 火災前我從未踏足大澳, 沒看過棚屋原來的風貌, 有點遺憾。跑到現場時大火已剛被救熄, 疑因電力負荷過重起火。 兩百多戶災民惶惶然無處為家, 在一所村落的小學裡共討去向。 我和攝記到處訪問受影響的災民, 聽了一個又一個大澳家族的故事。
火災後數星期, 我重返災場多遍, 目睹事件的新進展: 災民到消防局抗議救火不逮, 董建華到災場視察, 災民出城抗議(極少離家的長者坐旅遊巴跑到中環政府總部) 向政府爭取重建, 重建時災民與政府多番角力(防火條例規範極多), 第一間棚屋重建而成 (原來建棚屋的木料並非普通木材, 需要從外地進口, 供應量也少, 可長年浸於水中不腐), 政府計劃發展大澳旅遊村。 我被棚屋居民的團結感動, 也有幸分享了重建後的喜悅。
印象最深的是訪問了一戶一家五代都住在大澳的災民。 燒掉了的, 是他們的百年祖屋。 五代人都曾居此屋, 在香港算是十分罕見。 這戶人家之中, 有一位九十二歲的老婆婆(當時二零零零年七月; 如果婆婆仍然健在 - 但願如此, 今年九十八), 在大澳出生, 在大澳出嫁, 一輩子沒離開過大澳。 她沒坐過巴士或任何汽車, 一輩子除了走路, 便是坐她和丈夫的捕魚小艇出海打魚。
一個從來沒到過大澳的人, 與一個從未離開過大澳的人, 因一次火災相遇, 我好像發現了香港的另一片天。 我仍然記老婆婆穿了耳環, 耳洞給墜得長長的軟軟的。 她頭髮都整理得很好, 漂漂亮亮的坐在棚屋外乘涼, 眼前是她晾曬的蝦米和鹹魚。
災後也去探望了一些選擇獲安置到公屋的災民, 當中不少是獨居老人, 去探望一位老婆婆時, 她眼有淚光, 一直握著我的手不放。
在傳媒工作的日子不長, 這件事滿足感最大, 也看到傳媒的角色。 要知道本來棚屋是違例建築, 要政府准許重建, 殊不容易。 沒有傳媒的廣泛報導, 重建計劃難以成事 - 這句話, 是災民代表親口跟我說的。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