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06

舊作數篇


數星期前登記MS Office Live, 註冊了一個網站。 好處是網站是免費的, 壞處是網站設計限制極多, 一定要選用他們的template, 很難看。 本來打算造一個中文網站, 但MS 的template標題不能顯示中文, 令我不得不中英夾雜, 網頁看起來有點不倫不類, 與原來構思相去甚遠。 登記了, 「搬家」不易, 於是花了半天製造了一堆網絡垃圾,然後決定暫時放棄。 網站沒什麼看頭, 只貼了舊文幾篇, 喜歡的話可以看看 (右欄也放了連結); 用Contact me的表格可以傳電郵給我。

文章顯示的字體大小不一(有點像新詩), 不是故意的, 都怪微軟。

MS Office Live 現在只是Beta(試用版), 希望他們有所改進吧。

昨天從圖書館把一大堆要讀的文章搬了回家;苦戰中。

29.6.06

海洋深處的誘惑


我聽到來自海洋深處的誘惑
我的雙耳
灌滿回音
心癢而沒有掙扎
如果我把心神放到最輕
會否一直浮到天國去

28.6.06

亞洲男人


同屋夫婦男的是研究生, 女的在托兒所打工。

一天太太晚了放工回家, 七時多, 又累又餓, 只見丈夫在看電視, 等她回來做飯。

太太有點不快: 為什麼他不會體貼地幫忙做飯?

她搖頭輕嘆道, 亞洲男人都是這樣的。

英國年輕家庭, 男女比較平等。 研究中心附近沒什麼餐廳, 而且出外用膳貴, 同事多數帶三文治作午餐, 我上司的三文治是他每晚自己做的, 平日晚餐則是「輪班制」, 跟太太輪流下廚。

在香港情況可能比較簡單。 家裡沒人願做, 便請個家務助理吧。 茶餐廳也多著呢。

我算是幸運吧, 我遇過的男人, 都喜歡下廚。

27.6.06

禮物


這兩日天冷, 去買了一盒雪糕, 有點「積穀防饑」的意味。別笑。因為往超市要走二十分鐘的路, 天熱時買回來的都成了糖漿。

收到哥寄來的T-Shirt, 印了一部深啡色的舊相機, 相機下有幾行德文, 以我德語進階的功力未能解通, 空閒時要慢慢翻查。

電子郵箱出現了一份厚禮。 讓我有點不好意思, 但感激。 八/九月間, 回港一趟, 日子待定。

26.6.06

May Week


假如, 上星期你來了劍橋作客, 假如, 我蒙住了你的雙眼, 告訴你這裡有戰亂, 可能你會相信我。

黃昏的時候, 幾乎在劍橋每個角落, 都可聽到煙花爆竹。

上星期是劍橋的May Week (對, May Week是在六月的), 可算是考試後的派對週。 而May Week 的派對不是普通的派對, 其盛況常讓外人訝異。 May Week 的活動以May Ball為首: 各大學院舉辦通宵舞會, 人人盛裝出席 (通常女的穿Ball Gown, 男的穿Tuxedo), 除了煙花, 不少學院還會耗資搭建臨時摩天輪、碰碰車等, 還請來樂隊、魔術師、表演嘉賓, 吃喝玩樂, 通宵達旦。 我聽過最貴的票, 要三百多鎊, 幾乎可以來回香港。

May Ball 我只去過一次; 那是初來劍橋的一年。 那年的主題是Masquerade。 上圖是我的蝴蝶面具。 不是「派對動物」, 見識過便夠了。

英式派對, 大的小的, 坐著站著, 還不是個喝酒的藉口。

25.6.06

戒酒


前晚跟長輩飯聚, 吃了一頓泰國菜。 長輩介紹我認識一位新朋友, 都是香港人, 有照應。 這位先生像個嚴肅的書生, 說話引經據典, 卻原來只有二十出頭。

長輩如常點了紅酒。 這次的阿根廷紅酒容易入口, 味道不錯。 倒酒時新朋友禮貌地拒絕, 說他「戒了」。 正當我和長輩太太都暗想 「嗯, 這個人一定有過一段酗酒的日子...」的時候, 他解釋說「戒酒」這策略是他母親教他的。

原來他從來不喝。 他母親知道英國酒風極盛, 擔心如果他跟人說他不會喝, 會給人作弄或使壓要他嘗幾口, 於是教他說戒了, 別人通常不會強迫。 聽來蠻聰明。
______

朋友傳來這段短片, 看到大象時我笑了。 我想去看挪威那塊懸掛在半空的大石 。 也想去Petra。 當然還有Antarctica。

片中歌曲是Sweet Lullaby by Deep Forest。男子的網站在

24.6.06

一個月後


不出所料, 事隔一月, 業主把床墊一事忘記得一乾二淨。 不是自己的床, 便不會上心吧。

床墊仍未送來; 無了期的等待。 這兩個星期, 我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睡在綿被之上, 用冬天的浴袍作被子。

我跟業主聯絡上了, 他說他會去買...

後事如何, 不日待續。

昨晚惡夢連連, 帶著疲憊開始新的一天, what a way to start the day。

23.6.06

路和鞋子


雖說昨天不太精神, 還是出去了。 未出門,心裡已覺得輕快。 很久沒有為了閒逛而踏出這個門口。 過去的兩個月都是看著手錶,多少帶點不願意地趕去監考或回研究中心。 去了Grafton Centre 逛了數小時,買了三件衣服一條褲子和一雙平底涼鞋。不過份啦,已經兩個月沒有購物(超市不算)。

其實還我有一雙沒穿過的新涼鞋。 三吋高的鞋跟, 很漂亮,可是我買的時候應該知道自己不會穿啊。 數天前想試穿,小心翼翼出門,走不到一個街口便折返,換回舒適的Birk,整個人像鬆了一口氣。這邊的鞋子很怪,不是平底的就是三四吋高的,我想找一吋起兩吋止的款式,找不到。

我在這裡穿鞋簡單不過:夏季天天穿Birk, 冬季天天穿Camper長靴。 可惜我的Birk 已穿舊了, Camper 的拉鍊也給我心急時扯斷了(問這裡修拉鍊的, 開價三十五鎊, 我放棄了), 是時候找替代品。 必須舒適, 因為在這裡走路多, 回研究中心要半小時, 到超市也要走二十分鐘。斯文鞋和高跟鞋買了都只是等回港才穿。在香港還好, 平路多。 在劍橋踏高跟鞋, 很要命。 這裡有很多用大卵石(cobblestone) 鋪的路, 有點像大型腳底按摩石, 不平, 且硬, 尤其石與石之間有隙縫, 鞋跟很容易被夾住, 狼狽情況可以想像。 草地和泥路也多。

今天回家時給三個小學男生「調戲」, 很好笑。 他們穿著白衣灰褲, 是運動裝校服, 開口說"Hi Babe"的那個身高只到我的腰際。

22.6.06

休息日



剛起床, 已經差不多九時, 近來很少這麼遲才起。 在床上坐起來, 發覺身上繞了電線, 麥克風仍繫於睡衣衣領。

凌晨三時四十一分, 電話響起。 他剛放工回家, 想和我談一會。他知道我易醒。 我從電話裡聽到他的小鸚鵡在叫。 他笑這頭小鸚鵡可能是弱智的, 他開了雀籠, 由它在房中飛, 籠中有種籽, 它了飛出籠外, 回頭想吃, 竟不進籠, 卻隔著籠要啄, 啄不到, 便發脾氣。

我跟他不單距離遠, 生活模式更是兩極。 我在這裡幾乎是隱居避世; 他外向, 常晚歸, 是大小派對的靈魂人物。 他的那個世界, 想來其實我從未融入。

城市生活, 我是很想念的。 所以每次去倫敦的時候都有點莫名的親切感。 地-鐵-啊! 人-潮-啊! (只在心裡喊, 不會開口喇)記得初來英國時, 在劍橋待了兩三個月才出倫敦找朋友, 步進她住的大廈時, 感覺怪怪的。 我想起, 原來我已經三個月沒坐過電梯。 每次回港, 在機場, 我已經感覺到自己的步伐變得比別人慢, 需要適應幾天才能不費力地跟上城市的節奏。 最介懷的是舌頭打結, 和跟不上近年廣東話的新詞語(兩年次回去時首次聽到「界女」一詞, 覺得很難理解)。 舌頭打結的主因, 不是因為說英語多,而是在這兒根本說話極少。 每天接觸的人不多於五個, 說話不出十句。 

今天是四月以來首個休息日。 精神不太好; 好起來的話出去逛逛。

21.6.06

不能想, 不能寫, 只好讀


The Benefactor, by Susan Sontag:

But if there is any chance of writing something that is true, it will only be because we have banished the thought of another person.
When we write the truth, we should address ourselves. When in writing we are didactic and admonitory, we must consider that we instruct and admonish only ourselves, for our own failings alone. The reader is a happy accident.

___________
The Benefactor 是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的第一部實驗小說, 不及她後來的小說受歡迎。 其實她的議論文比小說寫得好, 但她筆下的小說人物的說話行為也偶有啟發性。
桑塔格沒出自傳, 但生平頗有趣。絕頂聰明的她, 念中學時跳了三級, 十五歲畢業。十七歲時下嫁交往十天的社會學教授。 讀過哈佛, 讀過牛津。 光是其寫作涉獵範疇之廣, 足以令人敬佩。 從小說到電影到攝影到戰爭到疾病和道德觀, 只要是她關心的事情, 她都既敢言又能寫。
有兩本她的書, 坐在我Amazon的Wish List上已久, 不知何時能讀。

20.6.06

藏化了


青藏鐵路下月1日通車。 早兩年我常對人說, 趁鐵路建好前儘快去看西藏。 鐵路一通車, 外來的影響和入侵將排山倒海。 青藏鐵路通車, 最興奮的是內地入藏採集資源和做生意的。 藏民嗎? 他們從來喜歡過自己的生活, 心神都寄託宗教之上。 遊客到西藏去, 會發現餐廳大都是來自四川和其他省份的人開的, 旅遊團都多是外來人辦的。 開拓旅遊, 搞經濟發展, 導致物價上漲, 藏民越來越窮。 窮得要緊的, 便伸手向遊客討錢。 所謂繁榮, 真是每個地方的必然出路嗎? 真的要發展, 路向也該以藏民為中心。

至少在數年前, 我到過的地方污染極少 (通往拉薩的主要公路除外)。 我遇到的藏民, 既純樸也親切。 路上, 車停在某鄉村外, 我們好奇, 在人家屋前張望。 村婦毫不猶豫, 便讓我們進屋參觀。

我們沿路給小朋友帶來糖果文具。 在納木錯湖遇到一個年輕人, 那時旅程已接近尾聲, 我身上的物資已不多, 我給了他一隻熟雞蛋和一支筆, 他握著筆, 那副感動和喜悅的表情幾乎讓我覺得不好意思; 他的笑容, 我一輩子都記得。

西藏旅伴間, 有一句笑話。 藏原海拔高, 空氣稀薄, 我們多少有點高原反應。 一行六人, 有兩人需要中途折返。 導遊說, 藏民的記性特別差, 他從廣東去了西藏兩年, 記憶力也一直衰退。 回港後, 每當我們有什麼事記不起來, 我們就說, 腦袋「藏化了」。 有什麼做不來的事, 都賴了當時壞死的腦細胞。

這幾天腦袋一片混亂, 大概又是「藏化了」。

19.6.06

熟悉的名字



近年讀報, 經常見到熟悉的名字, 証明我這一代, 已經開始在社會「冒出來」。

星期天明報, 不算熟絡的舊友被訪問, 談我們「卡在中間」的廿多歲的一代, 談我們出走的傾向和迷失感。 上一次見她, 是在她去加州之前, 幾個中學時代的朋友在灣仔大排檔吃海鮮, 我記得她說, 她想帶著一本中文書出國, 問帶紅樓夢好不好。 輾轉聽說過她去印度做義工的事, 後來南美那一節, 我讀報才知道。

另記: 數星期前讀關於「香港先生」選舉的花邊新聞, 見到認識的人, 則有點冒汗。

18.6.06

我的方式


朋友眼中, 我有不少「不怕死」的行為。
埃及恐怖襲擊後數月, 我去了看金字塔。
倫敦地鐵炸彈襲擊後翌日, 我照樣坐地鐵。
一個人, 從台北坐通宵火車到嘉義, 再坐車上阿里山山頂, 逛森林公園, 看日出。
在巴黎遇劫, 我趁亂在四個高大的男子手中把我的錢包搶了回來。
我真的不怕死嗎? 怎麼可能。
我搶回錢包的時候心跳亂了, 臉也青了。
只是心裡有一道氣, 一團火。 不讓它發出來, 我會死得更早, 更不能閉眼。

我經常被死亡的陰影纏繞著。
我的「不怕死」, 只是一種乖張的怕死的方式。
就是知道生命無常, 太多事情害怕來不及做, 才把握機會, 一天仍活著便多做一點。
這是我們唯一積極面對死亡的辦法。

我經常想像死亡的畫面。
我無法抗拒這些設想。
她, 還有他, 在一躍而下之前, 究竟經歷了一個怎樣的心理關口。
而當時獨個兒在家的她, 夜半嘔吐後, 沉睡中, 心臟突然衰竭之際, 夢境, 是如何中斷的。

17.6.06


想起你, 便想起你從前常戴著的銀手鐲。

想起你, 便好像聽到手鐲上掛著的小響鈴發出清脆的鈴聲。

嬌小溫柔如你, 抱著那部專業攝影機, 跑了好幾個年頭。

沒人會知道, 你這一覺, 將睡到永遠。 大概連你自己也不會知道。

衷心希望你去的, 是一個更好的地方。

虛偽的天份


我近年聽過最虛偽的說話, 這句榜上有名。

話說這星期研究中心來了一位日籍研究員。 她跟我導師合作進行一個實驗, 最近導師很忙, 她來作客/幫忙兩天, 不受薪, 跟大學沒直接關係。

我們的實驗室(laboratory)有兩組辦公桌, 兩間測試室(testing suite), 平日大部份時候只有我一人。這兩天這位日籍研究員佔用了其中一組辦公桌。我在我的辦公桌和測試室之間跑來跑去, 為新的實驗作準備。事發時我正在使用測試室的電腦, 而她則在她借用的辦公桌前閱讀。她走過來, 堆出笑容, 跟我說「你打字真有天份!」, 然後把測試室的隔音門緊緊閉上。

我吵到她, 為什麼不乾脆說?

16.6.06

研究生


不像學生, 沒學生假期, 卻要交學費。

壓力大, 長時間工作, 卻沒工資。

同樣要受上司的氣, 再怒氣滿溢也不能把心一橫辭職不幹。 (打工辭職還有月薪可發; 研究不做, 天文數字的獎學金可沒法賠)

不知道什麼時候畢業。(視乎研究進度和「上司」的心情)

畢業了亦未必受僱主歡迎。 (不少上司會介意下屬的學歷比自己高)

別人都以為你學歷高, 便應該什麼都懂......

15.6.06

水底音樂


我有一張aqualung的唱片, 好像已經有一年沒聽過了。

其實很喜歡它的, 可是每次翻唱片櫃, 需要好些勇氣才敢拿出來播。

因為那把聲音, 那種唱腔, 那些歌詞, 都非常depressive, 能不費力地把聽眾的心絞壓成黑色的一團。

貼在我香港的房間裡, 有一張如上圖的aqualung的海報。

Quoted: album of dark and haunting songs... Strange and beautiful indeed.

14.6.06

上車下車


上車下車的譬喻, 大概你已經聽過了。

就是說, 如果你的人生是列車, 你認識的人無常地在你的生命進出, 要走的時候不能留。

你明明以為她未到站, 她卻跳車了。

他明明已經下了車, 卻偶爾在另一卡車上與你際身而過。

這個他, 你已為他已經下車了, 卻原來一直躲在車廂暗處, 在你最不防備的時候, 他才現身。

13.6.06

Teri-Aki

劍橋只有一千零一間日本菜館 (Dojo 是Fusion - 亞洲混雜, 不算), 在市中心河邊, 叫Teri-Aki

一兩年前水準還可。 上週末再光顧, 食物差極了。 我不挑食, 只是不新鮮的魚生真的可以很難吃, 而那碗湯麵, 好像忘了調味... 三個人吃了五十五英鎊(每位港幣兩百多); 公仔麵還好吃多了!

12.6.06

監考小記

(Blogger 有點問題, 不能上載圖片; 後補)

今早繼續監考。 還有這星期的兩節, 便完工。

今天我的試場考的是microeconomics, 試卷看來又深又悶 (我完全不懂經濟), 又要繪圖, 又要計算。上星期五是哲學, 我很喜歡那張試卷 -- 三個小時只答一題, 每題只有一個字 (有二十六題的選擇), 如 'originality', 'taxation', 'consciousness' 等。

兩場考試另一分別, 是唸哲學的絕大部分是白人, 而唸經濟學的, 則較多種族, 亞裔學生特別多, 非洲的印度的中東的都有。 大概唸經濟相對實用, 有助從商, 進大公司, 在這以白人為主的社會爭取地位。我想, 如果我在這裡碰見唸哲學的香港學生, 我會有點欣慰的。

今天有考生拿了罐Red Bull 進場, 被我拿走了。 聽朋友說, 在倫敦大學考試, 考生吃薯片也無不可。 這裡考試只准喝清水; 小排的糖果/巧克力, 只要不散發香味, 都可以。

哲學的那場考試, 有一段小插曲。 有一名考生短時間內上了廁所三次, 然後來告訴我, 他感到不適。 他說他在人多而有壓迫感的地方會覺得暈眩, 要求獨個兒把考試完成。 這情況可能是Agoraphobia 的一種。 香港學生可能會感到驚訝 - 近年來英國越來越多考生有各種「狀況」需要「特別照顧」。 有語言障礙的, 可以申請延長考試時間。 有某些精神毛病的, 可以在不往大試場考試, 可留在學院單獨作答, 由學院老師監考。 在香港, 不「適合」考試的, 人們會叫你「學一門手藝」算了, 讀什麼書。

8.6.06

留學夢


收到香港朋友寄來的剪報, 蘋果日報訪問李國寶, 談他的劍橋夢。 他是認真愛校的。 上個月彭定康演講用的是法律系的演講廳, 叫李國寶堂。

研究中心新來的台灣女生, 來英國是為了完她出國留學之夢。她在台灣是個小學教師, 根本不需要辛苦唸一個劍橋碩士學位。

不少亞洲年輕人都有留學夢。 廣東話有所謂出國"浸(鹹水)"幾年, 大概出自"浸淫"一詞, 泛指沐浴於外國語言文化, 能有進益。

在海外生活, 自有一番體會; 從外國回港時的某些落差, 感受更深。

7.6.06

Midsummer


昨晚跟長輩去了Midsummer House, 是劍橋最頂級的餐廳 (所以絕不是我一個人會跑去吃的地方)。我的頭盤是這款帶子(Scallop), 我最喜歡的海鮮。 主菜是魚(Turbot), 還嘗了一點牛腎(Veal Kidney), 甜點是菠蘿批, 網上的菜單沒有。 每道菜之間侍應都會送來一道餐廳贈送的特色小點, 很有心思。

餐廳座落劍橋河畔的草地上, 設計像溫室。 這陣子白天很長, 吃到甜點, 天始暗。 上次來晚飯是冬季, 未踏進餐廳天已盡黑。

每回跟長輩吃飯, 總喝一點酒。 回家時臉紅紅的, 睡得沉酣。

5.6.06

黑白

明報報導:

曾蔭權在昆明談到六四事件時說﹕「關於六四事件,香港人已經好清楚,當然這件事已經有17年,17年來內地有舉世矚目的大變化,這變化為香港帶來繁榮及很多經濟效益,令港人可以在這段時間做一個客觀的評估。我好相信現時港人對這問題所採取的態度,是好自然的反應。」

關於六四事件,香港人已經好清楚... 問題不是香港人清不清楚, 是特首閣下清不清楚。關鍵是立場, 不是認知。問非所答。

當然這件事已經有17年,17年來內地有舉世矚目的大變化,這變化為香港帶來繁榮及很多經濟效益,令港人可以在這段時間做一個客觀的評估。從下文推斷, 所謂"舉世矚目的大變化"是指經濟起飛。 一. 內地十七年來的變化不能說是鎮壓換來的"效益"。 二. 民主/自由/人命豈能按經濟效益作"客觀評估"? 可怕的邏輯。

我好相信現時港人對這問題所採取的態度,是好自然的反應。"好自然的反應": 既不否定也不認同(但明顯跟自己保持距離; 特首是否仍當自己是香港人?), 這麼滑頭的說法, 還要說"好相信"。說了半天, 卻毫無立場可言。

4.6.06

我記得

剛才跟比我大一兩歲的他談及六四。他說, 我年紀比他少, 記得的竟然比他多。

我仍然記得小學老師教我們唱"愛自由, 為自由..."

我仍然記得十歲不到的我看到新聞片後心裡陣陣泛起的激動。

Boots


初來英國時, Boots 還沒有進攻香港市場。這兩年開始聽到朋友回港時, 親友托他們在這邊購買Boots的產品。

Boots 在英國的確是很具規模的連鎖店, 有點像大型的屈臣氏和萬寧, 既售自家品牌也代銷別的。Boots 的產品有不同系列之分, 在店內屬低至中價貨。不少Boots的中價產品獲得好評, 說是有名牌護膚/化妝品的質素。Boots 的平價系列則質素參差, 最近買了一瓶洗髮水, 是我用過最差的。

像超市一樣, 英國的Boots每星期都有減價推廣。永遠都是'3 for 2'(買二送一), 買回來的都用不完。

3.6.06

士多啤梨節


今天是Cambridge 的"士多啤梨節"(Strawberry Fair)。往超市時經過Midsummer Common (一塊大草地), 很多奇裝異服的人(酒鬼更多), 很多小攤位, 沒有半顆士多啤梨。昨晚有短片播放, 今天好像說有巡遊。我不太感興趣, 只見平日清靜的河邊小路今天都堆滿了人。

昨天上午去了監考。我問學院借了一件gown (就像畢業袍般的長袍), 監考時要穿。借來的袍不知道尺碼, 又長又闊, 我像小朋友偷偷穿上大人的衣服的模樣, 走上講檯的梯級時踏住了長袍, 差點跌倒, 暗盼考生都忙著低頭作答, 沒看到我的狼狽相。我進場時沒穿gown, 給守衛截住, 以為我是個偷步入場的考生...

昨午跟朋友吃了頓泰國菜, 然後去了看Da Vinci Code。我覺得它沒影評說得那麼壞。我沒讀原著, 看得有點吃力, 因為片中名字很多, 組織也很多, 要把角色人物分清有點費神。Tom Hanks 老了很多。雖然橋段算不上特別聰明, 可是一部三小時的片子, 沒有明顯的悶場, 已經拍得不錯了。